1 中国武术概论

2 武术起源发展

3 武术流派

4 武术精髓

5 武术典籍

6 武术器械

7 武术之乡

8 武术绝技

 

返回

 

 

河南嵩山少林寺

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因其座落在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安顿年年个印度高憎拔陀落迹传教而依山敕建少林寺。释迦牟尼大第子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达摩泛海至广州,经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嵩山少林寺,广集信徒手传禅宗,被佛教界尊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初,少林寺也被奉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隋唐时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术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史称“少林派”。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元明时期,少林寺已拥有憎众二千余人,成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

  少林寺虽历经沧桑,但是留存下来的文物仍然相当丰富。如:自北齐以后的历代石刻四百余品;唐至清代的砖石墓塔二百五十余座;北宋的初祖庵大殿;明代的五百罗汉巨幅彩色壁画;清代的少林拳谱和十三和尚救秦王等彩色壁画等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少林寺武术简史

北魏

太和十九年(495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太和二十年(496年)

孝文帝为安置北天竺僧高僧跋陀赦建少林寺,公给衣供。跋陀于寺西台建舍利塔,塔后建译经堂。

熙平二年(517年)

洛阳永宁寺建成,十七年后毁于火。其间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曾见此寺,后入少林寺后五乳峰山洞坐禅。

正光初(520年)

跋陀弟子僧稠任少林寺主。

东魏

天平初(534-536年)

菩提达摩行化于洛河地区,圆寂后立塔于熊耳山空相寺。

北齐

乾明元年(560年)

僧稠圆寂,有《止观法》行世。

北周

承光元年(577年)

周武帝下诏毁佛法,少林寺被废。

大象二年(580年)

周静帝下诏重兴佛道二教。少林寺复立,更名陟岵寺。

开皇元年(580年)

恢复少林寺名。

开皇中(581-600年)

隋文帝诏赐少林寺柏谷坞地一百顷。

大业十四年(618年)

天下大乱。少林寺被山贼所劫,僧徒拒之。塔院被焚,灵塔尚存。

武德四年(621年)

四月廿七日,少林寺上座善护等十三僧,联合伪?S州司马赵孝宰等翻?S州城,执王世充侄王仁则归唐有功。三日后,秦王李世民派员至寺颁赏。

武德五年(622年)

少林寺因居伪郑之地,被废省。

武德七年(624年)

寺僧不服减省上诉。七月,敕少林寺依旧置立。

武德八年(625年)

二月,重赐少林寺柏谷坞地四十顷,水碾一具。

咸亨中(670-674年)

高宗巡幸少林寺,御题《金字般若碑》,留幡像及施物。

弘道元年(683年)

禅宗大师法如入少林寺。九月廿五日,武则天遣武三思送金、绢等物至少林寺,立《大唐天后御制愿文》,为亡母杨氏造功德。

嗣圣元年(684年)

高宗薨,武则天至少林寺为高宗造功德。

永昌元年(689年)

法如圆寂,立塔寺东。

开元十一年(723年)

十一月,玄宗御书碑额七字及“太宗教书”,遣一行送赐少林寺。

开元十六年(728年)

七月十五日,少林寺立裴?y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

金初

住持祖端立《妙色那罗延金刚神像碑》。

兴定四年(1220年)

住持志隆创设“药局”。

蒙元

称制元年(1242年)

曹洞宗宗师万松派遣大弟子福裕住持少林寺。

称制四年(1245年)

福裕受忽必烈之命,在少林寺作资戒大会。

定宗三年(1218年)

福裕为都僧省总统,收回佛寺237处。

宪宗八年(1258年)

忽必烈在哈喇和林主持举行佛、道大辩论。福裕为首僧代表佛教界参与辩论,道士败。

中统元年(1260年)

福裕荣膺“光宗正法大禅师”,任大都大万寿寺住持,计十四年。其间分建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五少林。

至元十二年(1275年)

福裕圆寂,刊有《雪庭和尚语录》行世。

皇庆元年(1312年)

谥福裕为晋国公。

泰定四年(1327年)

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僧邵元入华,两年后至少林寺,住二十一年,任书记、首座等职。

至正十一年(1361年)

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军至少林寺,紧那罗僧以神异阻之。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天下动乱,少林寺僧仅存二十多人。

洪武二年(1369年)

子严始住持少林,前后计十三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来复撰《淳拙禅师道行之碑》,日本国沙门德始书丹。

弘治十四年(1501年)

西天梵僧受古梅住持之请,任少林寺劝缘僧。

正德五年(1510年)

文载住持少林寺,奉行《禅苑清规》,计十二年。

正德七年(1512年)

霸州农民刘氏起事,少林寺武僧奉命征伐。此年,建立雪亭。

嘉靖元年(1522年)

十一月,山东清州矿丁王堂起事,少林寺武僧奉命征伐。次年乃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为武僧三奇周友立塔,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

嘉靖三十一至三十三年(1552-1554年)

少林寺武僧三十多人奉命赴沿海抗击倭寇,英勇壮烈。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柘城盐徒师尚诏起义,少林寺武僧竺方周参等奉命征讨,十月,师尚诏伏诛。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徽王府为少林寺修建牌坊,徽王朱载?朗榈ぁ4文辏?朱载?酪蜃镒陨保?徽府除国。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小山住持少林寺,计八年。

嘉靖四十年(1561年)

抗倭名将俞大猷至少林寺观武,认为“真诀皆失”,选寺僧宗擎、普从随其学习棍法。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西天梵僧弟子扁囤和尚圆寂。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郑王之子朱载?至?《混元三教九流图》于少林寺。

隆庆间(1567-1572年)

程宗猷入少林寺习武,近十年。晚年刊《少林棍法阐宗》等行世。

万历二年(1574年)

常润主持少林寺。

万历五年(1625年)

河南巡抚程绍在少林寺观武,作《少林观武》诗。

万历十六年(1588年)

创建千佛殿,贮神宗母李太后所颁续刻藏经。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无言主持少林,计十七年。袁宏道游少林,观武。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杭州人陈元?S入少林寺习武。1683年东渡日本,传少林拳棍于日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为都提举、征战有功万安同顺、授教师本乐宗武立塔。

崇祯十一年(1638年)

登封农民李际遇起义。

崇祯十四年(1641年)

冬,李自成军入豫,李际遇与之合军,攻克登封县城。

顺治十三年(1656年)

海宽入京师,刊《五家宗派世谱定祖图》。次年领礼部??子,为清代第一位住持。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圣祖御书“宝树芳莲”及“少林寺”匾额,赐少林寺。

雍正十三年(1735年)

世宗御批重修少林寺,整顿少林寺门头。乾隆初年,由河东总督、河南巡抚王士俊主持重修少林寺,费银九千两。

乾隆五年(1740年)

河南巡抚雅尔图上奏“少林寺僧徒,向以教习拳棒为名。”

乾隆十二年(1747年)

施奕簪、焦如衡编定《少林寺志》四卷,五万余字,次年刊梓。

乾隆十五年(1750年)

九月三十日,高宗巡幸少林寺,题诗书匾,夜宿少林寺方丈室。

道光八年(1828年)

河南道员麟庆代巡抚杨海梁祭祀嵩山时,至少林寺观看武僧校拳。

道光三十年(1850年)

鸦片战争结束,政府军队普遍配备火器,武术普遍民间化。上层社会武术功能转向健身。

咸丰四年(1854年)

王祖源入少林寺习《易筋经》,晚年刊《内功图说》行世。

同治元年(1862年)

捻军西征,三月至九月两次过登封县境。是年蝗灾。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1911-1920年)

世局动乱,土匪蜂起,少林寺购置火器成立保卫团,当家和尚恒林任团长。

民国四年(1915年)

民国政府教育部通令武术进入西方模式新式学校课程。

民国五年(1916年)

王云华修葺紧那罗神殿。

民国十二年(1923年)

恒林圆寂,弟子妙兴继任。吴佩孚部收编少林寺保卫团为第一团,妙兴任团长。

民国十六年(1927年)

妙兴率团赴舞阳,与任应岐部交战阵亡,保卫团武僧四散。

民国十七年(1928年)

三月十五日,国民军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天王殿、大雄殿、客堂、钟鼓楼、藏经楼及所藏之大藏经、《少林寺志》木版、北朝石刻造像碑等皆毁。

民国十七年(1928年)

民国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省、市、县通设国术馆(社)。大批民间拳师进城任教。以“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仿旧时武科考试和近代体育竞赛,”举行全国国术考试。武术走向竞赛标准化。

民国二十年(1930年)

唐豪出版《少林武术考》。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日本武士宗道臣至少林寺

 

 
 

河南温县陈家沟

河南温县陈家沟是享誉海内外的太极拳发源地.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精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近一亿人喜爱太极拳。八十年代以来,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更为世人所推崇,二年开始,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五公里处的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已先后成功举办了多届太极拳年会,每年吸引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瑞典等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参观、学拳、旅游。

?太极拳——这一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暴自卫的拳术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地普及发展。它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受世人瞩目。在各式太极拳中陈家沟太极拳最为古老,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已有记载三百多年。由于各式太极拳《陈、杨、吴、孙、武》的传播,特别是杨式太极拳的普及,使世界上太极拳爱好者追根求源,寻根问祖,使太极拳发祥地——陈家沟这个紧靠黄河岸边的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偏僻小村庄也有了名气。特别是中国开放以来,太极拳爱好者,国内外学者,纷纷而至,政府的大力支持使陈家沟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开展。
走在黄河岸边这座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人们很难相信这里就是蜚声国内外的太极拳发祥地———陈家沟。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都透着怀川平原特有的质朴,只是村里的汉子们显得更加健壮,姑娘、媳妇们更加热情和勤劳。每天,这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参观、游览的人,但面对这普通的村庄、普通的庄稼人,他们心中少了一些陶醉,多了几分遐想、几分思索、几分敬仰。记者的采访是在2005年3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开始的。
去陈家沟之前,温县文体局的几位领导向记者介绍了陈家沟的现状和陈式太极拳近几年的发展情况。通过他们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太极拳不仅树立了焦作的新形象,而且已成为焦作的象征。目前,焦作市有10万人练习太极拳,其中对太极拳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有2000多人。温县有200余人以教拳授拳为生,100余人在全国武术界有重大影响,20人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5人为太极拳大师。陈家沟共有2300多人,80%的人练习太极拳。也许是因为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祥地,每年来这里学拳的人数以千计,其中有很多外国人。
1984年,温县加大了太极拳的宣传力度,陈式太极拳从此走向世界,并在30多个国家开花结果。从那时开始,为了满足各国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需求,温县及陈家沟多次组织武术代表团出访,使陈式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1992年,为了扩大太极拳的影响,温县县委、县政府在省旅游局和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2000年之后,国际太极拳年会改由焦作市举办。与此同时,温县多次举办全国武术之乡等武术交流活动,使温县成了国内外太极拳研究和爱好者向往的地方。为了树立太极之乡的新形象,温县举办了十佳拳师、百名优秀拳师评选活动,推出了一大批太极新人。1988年,温县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下文,将陈式太极拳作为全县中学体育课的必修课,为太极之乡太极拳的普及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在全国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中,温县在太极拳项目中获得的奖牌不计其数,其中一位年轻拳师一人就获得金牌近100枚。
离开温县文体局之后,记者驱车来到了陈家沟。由于事先有约,陈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张蔚珍和陈家沟太极拳总会常务副会长陈俊岭、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陈小兴已在村口等候。记者对他们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在采访中了解到,太极拳的形成约有350年的历史,由陈氏师祖陈王廷创立。在封建社会,陈式太极拳的主要功能是看家护院,并且还有传男不传女的祖训,所以在过去的300多年中发展较慢。
20世纪70年代末期,太极拳被当做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发展速度很快。如今,陈家沟家家户户、男男女女都练太极拳,陈家沟学校的体育课是太极拳,就连陈家沟的孩子们做游戏也离不了太极拳。在陈家沟,无论是日出前还是晚饭后,无论是大街旁还是庭院里,人们都可以看见练拳人的身影。
谈到太极拳,陈家沟人不会忘记“四大金刚”。而“四大金刚”是如何培养出来的,陈家沟只有年龄稍大的人才知道。谈起那一段历史,张蔚珍面色凝重。张蔚珍告诉记者,从1943年开始,太极拳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几近失传,其中原因只能用天灾人祸来形容。1943年,温县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粮食颗粒无收,而且日寇不断骚扰抢掠,无可奈何的陈家沟人只好外出逃荒。那几年,逃荒成了陈家沟人惟一的出路。据老人们回忆,当年陈家沟有4000余口人,单是逃往西安的就有800多人。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哪还有心思练拳!仅仅几年工夫,会拳的人日渐生疏,不会拳的人没有机会学拳,太极拳面临失传的危险。
好不容易盼到了解放,外出逃荒的陈家沟人陆续回到了家乡,但在回来的人中几乎没有人会太极拳。当时,陈家沟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太极拳了。又过了几年,家乡的情况好了一些,在陆续回来的人中终于有了两个懂太极拳的人,他们是村里的拳师王廷选和陈克忠。虽然两个人的武功不错,但是由于成分不好,不敢出来教这种涉嫌“四旧”的太极拳。1953年,陈家沟学校年轻的教师党运峰、张奎元、王忠士知道王庭选会太极拳,晚上把他请到学校,让他教太极拳。这是解放以后陈家沟最早的学拳、练拳活动。
1957年,太极拳大师陈照丕退休回乡,看到陈式太极拳的现状,心里十分着急。他多次对村里有影响的人说,太极拳是国之瑰宝,决不能丢掉,更不能失传。在他的呼吁下,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开始跟他学拳。他们的练拳活动引起了村里另一位拳师陈克忠的注意,陈克忠主动出来教他们练太极拳。陈克忠教的是小架,学生主要是陈俊凌、陈柏元等。
1966年,“文革”开始了,支持练拳的张蔚珍被罢了官。练拳的人失去了保护伞,先是成分不好的陈克忠被揪出来批斗,接着陈照丕也因一些历史问题被抓走。生性耿直的陈照丕因受不了侮辱和折磨跳井自杀,受伤后被家人抬回去养伤,刚刚热起的太极拳就这样冷了下来。
1968年,张蔚珍任村“革委会”主任。这时,伤已基本痊愈的陈照丕再次找到张蔚珍,率直地问他:“蔚珍,你给我说一下,这太极拳到底还能不能练?”张蔚珍说:“能练,不练咱就对不起祖宗。”陈照丕说:“再出问题咋办?”张蔚珍说:“只要是因为练拳出了问题,我担着。”在张蔚珍的眼里,陈照丕是个非凡的老人,老人不光武功高强,而且颇有历史眼光和社会责任感。就是在天天被批斗的日子里,陈照丕也没有放弃对太极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最困难的几年中,他甚至别出心裁地将毛主席诗词融入太极拳中,编出语录拳教大家。在陈照丕找张蔚珍商量如何练习太极拳的那个晚上,两人谈了陈式太极拳的重要价值,谈了保护和继承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两个人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两人商定,陈照丕年事已高(当时已七十五六岁),教拳的时间有限,如果大面积泛泛地教拳,只怕陈式太极拳难有合适的继承人。因此,两人决定,在教村里人练拳的同时,重点培养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几个有一定基础而又天资不错的年轻人。一代太极名师、如今名扬世界的太极“四大金刚”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一晃四五年过去了,在陈照丕的精心培育下,几个年轻人进步很快,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已基本上掌握,只是技击水平还不是太高。就在这时,陈照丕辞世了,虽然已是79岁的高龄,但对陈家沟、对太极拳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陈照丕辞世后,张蔚珍几上北京,把当时在武术界有影响的太极名师陈照奎请回来教拳。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张蔚珍毅然决定,由村里为陈照奎发工资,提供伙食。陈照奎在村里教拳两年,不仅使几位年轻拳师功力大增,而且激起了全村人练拳的热情。后来,为了让大家练拳,张蔚珍宣布每晚参加练拳的人记两个工分。
陈照奎之后,张蔚珍又找到太极名师冯志强,让他对陈小旺等人进行集中指导。每次请来冯志强,张蔚珍都要组织一些年轻人进行集中训练,由村里拿钱拿粮。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陈家沟练太极拳的村民不再躲躲藏藏,太极拳迅速普及开来。同时,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人开始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武术比赛,并多次夺得冠军,获得了太极拳“四大金刚”的美称。
20世纪80年代之后,陈式太极拳进入了鼎盛时期,当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教育,并不断组织各种比赛。今年8月,中国·焦作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将在焦作市召开,可以预料,这将是太极拳的又一个辉煌的时刻

 
 

 

河北沧州孟村

孟村回族自治县,系八极拳的发祥地,为“沧州武术之乡”的“乡中之乡”,入更是豪侠云集,英杰倍出。 一清康熙十五年(1676),孟村镇丁庄子武术大师丁发科,于北京揭榜登擂,与号称“大牦牛”、“二牦牛”的两个俄国力士比武,力毙大牦牛,吓死(晕)二牦牛。康熙帝称其为“铁壮士武侠”,钦赐“龙笑匾”一幅、“龙旗”六面,赐修丁庄子清真寺一座。康熙帝叔父达摩亲王拜其为师。
清雍正十三年(1735),孟村镇回族武术大师、八极门祖吴钟,南游至福建莆田少林寺,屡败少林寺方丈,三进三出寺门而无人可阻,使镇寺钦差惊呼“神枪”,寺主方丈敬赠锦镇一囊,始得三破少林寺之誉。后康熙帝十四子佝勤王爱新觉罗允根闻其名,邀其比武,吴两次将受(练武用木杆)端白粉、浆糊涂于允源眉间而不觉,使允湖敬服拜师。
八极五世掌门回族武术大师吴会清(1869~1958),绰号“铁巴掌”,曾以臂挟二百斤重泥神,飞身置于魁星阁二层殿上之轻功、神力而著称。光绪十九年(1893),率众发起 “大闹巡检署”暴动,迫使清廷撤销了设立孟村157年的巡检衙门。其子六世掌门吴秀峰 (1908~1976),深得八极奥妙,博采众家之长,曾于天津七处设场授徒,3000弟子,遍布全国。1941年,他只身从日军手中救出一车被抓华人;1956年。参加全国武术表演赛,连得七项冠军,荣获特别奖,受到刘少奇、周思来等中央领导接见,贺龙元帅还亲去探望。吴秀峰次子七世掌门吴连枝,18岁开门授徒,多次应邀赴日本讲学,其徒刘秀萍、常玉刚、刘连俊等 (皆为回族),都曾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荣获金牌。其论文《八极拳历史及理论探讨》获河北省优秀论文奖,专著《吴氏开门八极拳》(日文版)及录像带《吴氏开门八极拳入门》畅销日本。曾任武打片《康德第一保缥传奇》武打指导,并饰赵爷。”
孟村镇丁庄子阿訇海朝英(1902~1981),系弹腿门高手。民国20年(1931),在沈阳清真南寺就职,适值张学良举办东北三省武术会,遂报名参赛。赛前,张帅观其表演,立授名誉第一名,赠绿旗一面。后亲去清真寺看望,并赠银盾一座。孟村回族自治县扬石桥村,是我国著名回族武术家马凤图的故乡。马凤图(1888~1873)。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创“中华武士会”以对抗日本武士道精神。辛亥革命后,积极参与反袁斗争。发起“新村运动”(东北)。后投冯玉祥部,为冯军编定武术教程。

 

孟村吴氏八极拳门吴氏家族之主要世系图

一世…………癞

二世…………癖 吴钟

三世…………吴钟毓 吴

四世…………吴梅 吴凯

五世…………吴世科 吴会清

六世………………吴秀峰

七世………………吴连枝

注:癞:南方云游高人

癞:后奉师命来孟村传与大枪奥妙者

吴钟:字弘声,沧县孟村镇人,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初六辰时生,十五岁入武,一世以大枪为最著。雍正时,有浙江少林寺机造出门,密藏木人、木猴诸多暗器。雍正十三年八月投少林寺,出入山门三次,一无着身,寺僧并镇寺钦差官奖为神枪。遇康大力、李章为友,嘉庆七年十月十五日末时卒,享寿九十岁。

吴涝:字辉猛,清太学生,乾隆末年,孟村吴氏八极拳谱首编者。

吴会清:字穆亭,生于甭同治八年,卒于一九五八年二月,民国二十五年,重修吴氏八极拳谱。

 

 
   

 

清韵书院


 

Copyright Reserved 2006-2008 西克朗诵网 版权所有 联系 UC:65838230 QQ:3264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