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武术概论

2 武术起源发展

3 武术流派

4 武术精髓

5 武术典籍

6 武术器械

7 武术之乡

8 武术绝技

 

返回

 

 

中华武术概况 作者:西克

 
 

 

中华武术,也称为功夫。历时渊源悠久,博大精深,也是以强身健体和自卫搏击为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武术渗透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生产生活之中。习武先习德,因为武术有很强的技击实用性,重视”品德的修炼。门规戒律强调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对争强好胜、恃强凌弱,体现着修身养性的特点。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即已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一是为了自卫,一是为了猎取生活资料。后来人们为了互相争夺财富,进而制造了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如《山海经. 大荒北经》就有“蚩尤作兵伐黄帝”的记载,这样,人类通过战斗,不仅制造了兵器,而且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拳术十分盛行,越国赵国剑术也很流行。在宋朝,已经产生了民间的武术组织——“社”。明代是武艺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许多专著已经问世,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练武经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余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 、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等,有的还附有歌廖及运动图解,为后世 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民间则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其 中著名的拳种,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劈挂掌等,多种清代形成。民间和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拳社,对传播和发展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武术有多种分类, 有以地区划分的,有以山脉、河流划分的,有以姓氏或内外家划分的,也有按技术特点划分的,现代一般按其内容分为5类。

1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 拳术掌、通背拳、翻子拳、地趟拳、劈挂拳、螳螂拳、八极拳、猴拳、醉拳、华拳、花拳、鹰爪拳、绵拳、六合拳、蛇拳、意拳、少年拳、查拳等,大都各有独特的器械练法.

2器械.大都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短器械(刀、剑等) ;长器械(枪、棍等) 双器械(双刀、双剑、双枪、双勾等)软器械(九节鞭、流星锤、绳标等)

3对练'徒手对练; 器械对练 徒手与器械对练 两人以上按规定的动作顺序进行攻防练习或表演徒手与器械对练 4

4集体6人以上进行徒手的或器械的集体演练.动作要整齐划一,可用音 表演乐伴奏,多穿古装'

5攻防技术. 攻防两人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搏斗,有散手、技术推手、短兵、长兵等

据统计,中华武术流派有765个,大的且认识比较相近的流派有:少林武当太极 八卦掌 其他还有: 源于武举制度的无极拳法少北拳法八部短拳少北武术“双功”和“四术”形意拳 心意拳 心意六合拳 咏春拳 梅花桩通臂二十四势等.

维基百科对中华与世界武术的分类是: 中华武术 梅花桩* 少林派* 武当派* 心意拳o 戴氏心意拳* 形意拳o 尚氏形意拳o 宋氏形意拳o 车氏形意拳* 太极o 陈氏太极拳o 杨氏太极拳o 武氏太极拳o 吴氏太极o 孙氏o 和氏太极拳o 八卦太极拳o 忽雷太极拳* 八卦掌o 程氏八卦掌o 尹氏八卦掌 * 咏春拳* 洪门拳* 鹤拳o 飞鹤拳o 食鹤拳o 宿鹤拳o 鸣鹤拳o 白鹤拳o 纵鹤拳* 意拳* 劈挂拳* 通背拳 o 五行通背拳o 祁家通背拳* 八极拳*燕青拳(迷踪拳)* 螳螂拳* 卢氏结构* 转气心法* 轨迹拳学* 现代武学* 截拳道* 谭腿* 散手(散打)世界武术巴西柔术韩国武术 跆拳道 日本武术 合气道 空手道 柔道 剑道 相扑弓道 .

河南嵩山少林寺河南温县陈家沟河北沧州孟村是著名的武术之乡.经常坚持武术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武术中的各种拳法、腿法对爆发力及柔 韧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各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网韧带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武 术包含多种拧转、俯仰、收放、折叠等身法动作,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 ,“步随身行、身到步到”,对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整套动作往往由几十个动作 组成,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以能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得到全面发展。练习柔和, 缓慢、轻灵的拳术,如太极拳,强调以意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可使周 血脉流通,适合于慢性病患者作为医疗手段坚持锻炼,有较明显的疗效。对抗性的散手、推手、武术短兵、武术长兵等竞技项目,运动激烈,除能增强 体质外,还能培养勇敢、机智、敏捷等优良性格。

 
     
   

 

清韵书院

t

Copyright Reserved 2006-2008 西克朗诵网 版权所有 联系 UC:65838230 QQ:32646594